怎么做黑搜,是许多商家都想要知道的一个技巧,关于黑搜,九头蛇电商在这里以一个简单的案例来教各位该怎么操作,让各位能够更好的理解黑搜的相关操作吧。
产品:女士双肩包 价格:50100(低价段)
这里我先从铺垫期开始说。
前四天整体分配:
第一天
干预:支付13单/21件 收藏加购60+/70+
真实:无
其中全标题4单/12件(计划5单,1单出错),半标题9单
第二天
干预:支付14单/19件 收藏加购60+/80+
真实:无
其中全标题7单/12件,半标题7单
第三天
干预:支付14单/22件 收藏加购70+/100+
真实:无支付/收藏加购,少量流量。
其中全标题2单6件,关键词7单/16件
第四天
干预:支付37单/37件 收藏加购70+/100+
真实:支付5单/5件 收藏加购少量
其中关键词37单/37件
今天我不重点讲单量分配和维度指标了,我来说说思维方向。
很多人问我,是不是要做递增,需不需要做坑产。从第四天的线图上应该可以看出来,其实铺垫期的操作并不一定要十分精细,入围入围,即是用足够的坑产和合理数据,跨过入围值的槛,就可以做到词根的入围。
那么产品如果客单价相对行业类目均值较高,可以做较少的单量,同样的,如果客单价低,做的单量就大一点。
这次因为他是初次操作,我建议他稍微多注入一点坑产,这样在入围上会比较稳当。
第一天的操作,实际下单干预只有13人,而支付件数在21。
第二天的线图很多人会问,是否应该保持螺旋递增?
其实一个好的产品,在单量,坑产的增长率上是淘宝的一个主要考核指标,但是做增长,并不是盲目的去递增单量,不同的时期我们根据市场以及店铺的不同反应去操作螺旋,才不会导致一直拉高单量最终后继无力。
前三天我们的操作重心在于铺垫关键词的入围,并不需要过大的提升我们的展现价值。一开始展现价值过高,获得大量权重,那么我们在流量校正期就需要投入更大的单量去稳定各项指标。
那么哪些产品更适合一开始就大量的提高展现?
我个人的理解是:
1. 大词具有较大转化能力的类目产品。
主词即1级大词,大部分类目的主词都是涵盖大量人群的,涵盖的人群越大,属性越杂,往往主词的转化能力越低。主词缺乏转化能力的类目产品,一般需要由精准的,针对性更准确多级长尾词。在产品入围后,为大量的搜索关键词带来展现,其中会包含大部分的不精准垃圾流量。
以跳绳为例,大词有足够的转化能力,那么说明产品不需要精准的长尾词,可以吃下大部分入围搜索关键词。
2. 标题中有精准,流量大且具备转化能力蓝海词的产品。
如产品符合此类条件,可以直接操作单一相关的词路,直接以单条词路为操作核心。为相关词根注入大量的坑产权重,如此当入围后,其大部分的访客来自于相关操作的关键词。
我们在操作时,思维无疑认准一点只有有转化能力的词,我们才有为其争强展现的价值。所以当我们操作时,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选择以哪一种方式入围。在我们开始由标题转向关键词操作时也是如此,并不用一开始就追求主词和涵盖人群广泛的大词流量。
在我们入围后,一般是第4、5两天之间。
很多人的操作都是到这里开始失利,绝大部分产品并不符合上面提到的两种可以一开始便尽可能操作展现的条件。于是进来的流量没有足够的转化能力。如果我们的产品无法承接进来的流量,带来转化,那么产品会走向2个方向。
1.需要大量BD来维护权重。
2.流量下滑。
所以,当入围后,我们要开始精选入围词。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便是缩小入围。从操作数据里可以看到,第四天没有注入坑产单。这样我们的UV值会被拉低,访客会下滑,这样数据更好的词会被保留,而数据低的词会被缩小入围,淘汰。
当我们的操作获得了有转化能力的关键词后,我们便可以开始放大入围。
第五天产品流量下滑后,我们开始放大,尽可能的去操作展现。维护数据,数据便会像更好的方向发展。
很多人喜欢把黑搜当成某种独立的黑科技,其实并不是,黑搜操作是以权重为基础的操作,并不是说D多少单,淘宝就给我们颁发一份流量。只要理解权重,如何获得权重,无论是老款引爆,新品起款,死店激活,都是可以的。
做黑搜,最重要的就是确定思维,每个行为是要获得什么权重,这个权重是由什么组成的,如何去维护各方面的数据。只要能明确这些,就算暂时因为操作失误失利,依旧可以做出相应的补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